大年初七,已经是上班的第一天。民俗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初七,是七煞日,也称:“人日子”。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时先有鸡,之后是狗猪羊牛马等动物,第七天才造的人,所以初七是人的日子。初七这天,有吃饺子、七菜羹等的习俗,毕竟是人的生日,人为尊;传统意义上这天是需要休息的。
事实上,初七早上极不情愿起床,去上班;人在办公室,但是身体出卖了自己:脑海回放节日场景;情绪低落,做事无法集中;吃饭不香、腹胀等......,我们习惯把诸如此类的表现称为:节后综合征;其中节日消化不良综合征最常见。
节后综合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活压力大、平时打鸡血一样工作,对假期寄托太多期望;当假期结束,心理上有种“又回到牢笼”的感觉;有点类似戒毒反应。毕竟春节长假和平日不同,心理、生理都要有个适应过程。
节日综合征引起的消化不良是功能失调的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早饱、食欲不振、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尤其餐后不适感最明显:烧灼感、疼痛等。
建议:
1、少量多餐
每餐少吃一点,两餐之间可以吃点水果、点心等;能缓解缓解早饱、腹胀、反流等症状。
2、远离一些食物
避免辛辣、咖啡、油腻、浓茶、烟酒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胃肠道症状;但还是遵循个体化原则,若平时有些食物吃了消化不良、不舒服,这些食物应该避免。
3、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春节期间肥甘厚腻吃多了,节后应该选择蔬菜、米面粥、水果等。
4、心态调整
节后上班,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焦虑的心态,这种心态也会导致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随着逐渐恢复到正常工作和作息时间,情绪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5、生活作息调整
假期作息被打乱,需要调整,回归到上班状态。
6、药物辅助
症状明显或自身有胃肠道疾病,可以选择药物辅助治疗:保护胃黏膜类、抑制胃酸类、促进胃肠蠕动力、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