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胃痛宿疾5年,仅用10余味药,胃痛即 [复制链接]

1#

倪某,男,36岁。胃痛宿疾5年。此次因受凉复加心境不佳而诱发已3个月。

刻诊:胃脘隐痛,时窜及两胁,嗳气则舒,口干纳可,舌苔薄白,脉弦细。

药用:木香、郁金、柴胡、延胡索、枳壳、乌药、檀香、陈皮各10g,川楝子、白芍各12g,百合、丹参各30g,砂仁、甘草各4.5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胃痛即止。原方更进3剂,痛未再作。

医案出处:张德喜

上例仅用10余味药,但由颠倒木金散(木香、郁金)、川楝子散(川楝子、延胡索)、四逆散(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百合汤(百合、乌药)、丹参饮(檀香、砂仁、丹参)5个小方组成。

除上5方外,余如独圣散(五灵脂)、良附丸、手拈散、左金丸、乌贝散、抑气散(紫苏梗、香附、茯神、甘草)、失笑散、平胃散、二陈汤等亦属常用。

临床用药时常以这些小方为基础进行组合配伍,相须为用,左右逢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疗效也很好。

胃脘部疼痛,还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纳呆食少)、胸胃部堵闷感(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

从中医角度,胃痛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早期以实证为主,多为外邪、饮食、情志所伤有关;后期则由实转虚,常见的就是脾虚;最终导致虚实错杂之证。

所以中医治胃痛,先要辨证。

一辩寒热:外受寒凉或过食生冷者属寒,胃中灼热、口渴口苦者属热;

二辩虚实:病而拒按、食后痛甚、壮年心病属实,痛则喜按、得食痛减、年高久病属虚;

三辩气血:胀痛为主、伴嗳气者为气滞,痛如针刺刀割、伴呕血黑便属血瘀;

四辩脏腑:胃病初发、外感伤食引起者在胃,与情志不遂有关、反复发作在肝胃,多属久病,症见隐痛者在脾胃。

具体中医药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图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消化科主任给你支招,几毛钱的一菜,把他这样吃,治好多年老胃病

专治胃炎、反酸、食管反流、胆汁反流的中药方,1个字“灵”

1种水是“灭菌王”,连吃7天,幽门螺旋杆菌灭净,养好6年老胃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