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动力不足这5个字,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为什么是胃动力不足呢?有哪些症状呢?
现代医学认为,胃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这样就可以被小肠充分吸收。这一过程就需要胃部肌肉收缩蠕动,因此胃的运动是否正常就与胃部的肌肉收缩力量和频率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胃是六腑之一,与五脏中的脾相对应,五行属土。
《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胃,汇也,水谷汇聚之所也,为人体内消化器,形如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
《灵枢?海论》记载:“胃者,水谷之海”。
当胃的动力发生障碍时,会引起吃不下饭,或腹部胀满,吃饭后胀满更为严重,甚至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中医看来,胃动力不足,属“脘痞”、“嘈杂”、“痞满”、“中满”、“腹胀”等范畴,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寒温失调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通常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
二是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
三是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
四是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
那么怎么治疗胃动力不足呢?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以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胃失通降、湿浊中阻、气机闭塞为基本病机,所以治疗时应该注重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肝气得舒,同时要消食导滞、调中止泻。
组方:柴胡、*参、半夏、厚朴、*芩、甘草、桂枝、白芍、葛根、生姜、大枣等水煎服,效果会很好。
除了中药调理外,我们在生活习惯上也需格外注意:小动作“护胃”
1、震动肚子,促消化平躺也好,挺直坐着也行。两手交叠,把掌心平放在肚脐上,肚皮放松,不要憋气,手臂发力,有节奏地震颤1分钟。
2、饭后摩腹,强胃肠功能食后半小时,双手自上而下,从胃部顶端,推至小腹,反复轻推腹部。这个动作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
3、单举手臂,可调脾胃中医认为,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要顺应各脏器气机的变化规律。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说的是食物经胃部腐熟,需要下行进入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气则把食物精华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通过脾胃升降有序的运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脾虚了?中医送你4个中成药,健脾祛湿、温补脾阳脾虚调理,常用2种中成药,一个重在补气血一个重在祛湿气,慎选中医提醒:补气补血养肾的中成药,补气血最快最有效的药补气血不上火的中成药,有效补气血不上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