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胃健康这个癌发病率超高癌前防治知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pf.39.net/bdfyy/

每年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如今胃癌发病率高,如何防治?今天和大家讲一讲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胃癌、预防胃癌。

01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第三,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生存率不容乐观。

为什么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此之高?因为胃癌症状比较隐匿,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胃口减退,而一般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往往认为是普通胃炎,不加以重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不久前我就接诊过一位这样的病人,方先生因为下肢不明原因脚肿而求医,陆续做了一系列详细检查才发现得了“胃窦早癌,胃体胃角进展期癌”。

02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突然到访的,它的到来也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来说,从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癌前病变(各类炎症),再到形成可见的癌症(临床期)通常需要10~20年。胃癌的发生演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阶段: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侵袭性增殖,大部分是由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在多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主要有4个阶段。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疾病,异型增生则是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

■第一阶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大部分的胃镜检查结论都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嗳气等症状,此时炎性细胞浸润局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层,腺体则完整无损,是良性疾病,尚远离胃癌,无需害怕。

■第二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年龄较大者,非萎缩性胃炎迁延不愈,炎症持续存在,加上人体正常的器官老化等因素影响,胃腺体破坏、萎缩、消失,黏膜变薄而形成萎缩性胃炎。

这里的“萎缩”指的是胃腺体的萎缩,包括胃腺体数量的减少以及腺体分泌能力的下降,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胃缩小了”,甚至“没有胃了”。此时患者也主要表现为类似于“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胀满隐痛、嗳气反酸等症。

■第三阶段: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

胃炎反复发作,胃粘膜炎症持续存在,损伤修复反复发生,就会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杯状细胞”,这就是我们说的“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又称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第四阶段:胃癌

经过前三阶段的发展,在多因素的作用下,胃癌逐渐形成。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常常发现时已失去预后最好的治疗时机。常常有以下的报警症状:

?上腹胀痛呈进行性加重,常规抑酸护胃药不能缓解;

?食欲下降,近期明显消瘦;

?大便呈柏油样,甚至血便;

?贫血。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至专科诊治,尽快完善胃镜检查。

03

萎缩性胃炎可防可治可控可逆转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原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药物和抽烟等因素。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还可以改善、治愈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成癌前病变及胃癌。

因此,不管你是否有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我都建议检查一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此外,还需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行胃镜及病理检查。

对于已经得了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您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癌前疾病,但其发展成胃癌的概率并不太高,部分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是可以逆转的。因此这一阶段需要请专科医生综合评估,积极干预,重视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等检查监测手段,防止胃粘膜继续往胃癌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

去年年底我接诊了一位患者,平时饮食不慎就容易出现反酸、嗳气、烧心等不适,于是在年9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食管粘膜病变、慢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降段多发表浅溃疡、十二指肠降段淋巴管扩张,病理提示胃窦及胃角出现轻度和中度的肠上皮化生以及局灶腺上皮低级别内瘤变。

我对这个患者说:“你除了有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之外,还有萎缩性胃炎,一定要提高警惕、规范治疗。”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我用健脾理气、化浊解*等方法,采用组方:*芪、*参、白术、茯苓、陈皮、三七、全蝎、砂仁、木香、炙甘草等。连续服药治疗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及病理,胃窦胃角均未见腺上皮内瘤变。

所以说,得了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不用怕,这个病可防、可治、可控、可逆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断胃癌的最后关卡,全面评估萎缩性胃炎的炎症程度、萎缩范围及是否伴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情况,积极采取干预手段是可能阻止胃癌发生的重要措施!

往期精彩:

保胃健康|鸡中*金,健胃一流

保胃健康|以“春”补春,春日食补多吃蛋

保胃健康|补脾气,养心血,这个著名经典方可让你酣然入睡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穗平教授*穗平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医院脾胃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学科(消化系统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岭南梁氏流派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医院中医药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团队负责人,专攻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早癌。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和著作奖。主编著作7本,副主编著作8本,发表医学论文多篇。获得“首届岭南名医”“首届羊城好医生”“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称号。

医院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医院医院;

周三晚上医院大德路总院。

供稿:*穗平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医院梁氏流派传承工作室

执行编辑:杨宗芬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