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说幽门螺旋杆菌大家都比较害怕,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致癌的,是真的吗?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其本质是一种真核生物。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靠三联疗法或者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也是唯一能够在胃内生存的细菌,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还是建议积极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幽门螺旋杆菌属于一类致癌物,其分泌的毒素会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发生。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过程是这样的: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早期会出现哪些症状?
单纯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发消化性溃疡,会表现为规律性的上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发胃炎可以表现为上腹隐痛、胃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口臭等症状。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诱发胃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感染.者的症状体征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中晚期也会表现为一些消化道的症状。一般通过呼气试验或者是血清检查,确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就需要规范性的进行杀菌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经有哪些?
第一,“粪口”传播:因为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已从胃液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粪便中培养幽门螺杆菌。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亦是粪—口传播的证据,有报告从南美国家沟渠水中分离幽门螺杆菌成功。
第二,“口口”和“胃口”传播:根据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已有报告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
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第一、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定时定量、易消化、细软食物,忌辛辣食物等原则。
第二、为了更好的避免再次感染,尽量进行饮食调理,实施分餐制度,以免发生二次传染、三次传染的现象。
第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餐具、分辨等途径传染。
所以做好提前预防,预防大于治疗,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