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有胃病的人说这样一句话:“感觉也没吃什么东西啊,怎么肚子就是胀胀的,难受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可能也和我们的胃胀气有关系。今天,就来聊聊“胃胀”。
一、什么是“胃胀”?
胃胀是指胃内的气体通过上腹部的胃壁向下流动,从而引起胃内压升高、体积增大,引起腹胀。在中医里,胃是指“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关系,脾主四肢肌肉的运动,同时也主受纳等消化功能。中医认为:胃病七分靠治,三分靠养。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所以胃病患者要进行对症治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症状(如口臭、便秘、打嗝、嗳气等)或身体不舒服(如发热、出汗)就说明胃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所以说,出现上医院就诊;不能因为自己能喝点粥就不管胃了!
二、哪些食物会导致胃胀?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淀粉、糖、脂肪和蛋白质)可在胃内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腹胀。另外,大量进食后容易导致食物滞留在胃内,引起胃排空延迟,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和胃酶的作用就是帮助消化食物,但同时也会降低胃部的蠕动能力,导致食物在胃部滞留过久而引起腹胀。而当胃腔里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食物、胃液和肠液时就会导致出现胃胀气症状。除了这些因素外,一些疾病也会引起胃胀:胃炎、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其他消化道疾病导致的胃胀如胆囊疾病或胰腺病等。
三、胃胀时如何正确养胃?
如果胃胀气严重,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此时应适当减少食量,少吃一些产气食物,如地瓜、土豆等。同时避免进食易造成胃胀气的食物:如洋葱、韭菜等。
医生: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胃胀气。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其次要多喝水,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最后就是调整情绪,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精神紧张焦虑,保持平和的心态。当然胃胀气严重时,也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