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饮食不注意,便会被摄入大量细菌,会对胃造成伤害,加重胃部的负担,长时间下去还容易导致胃病。
胃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患上慢性胃炎。
而且,许多人不重视胃肠问题,或年轻身体素质好就存在侥幸心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胃部是直接容纳食物的地方,进而消化、排空等重要作用,却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
3种蔬菜或比辣椒还伤胃,看看你是否爱吃
1、大蒜
大蒜含有大量的大蒜辣素,虽然具有杀菌作用,却不易多吃,而且虽然不是辣椒,也含有辣椒素,这两种物质都会强烈地刺激、损伤胃粘膜。
特别对有基础胃病的人群,多吃不仅损伤胃粘膜,还会导致血管充血和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涌入肠道,加重腹泻的程度。
2、韭菜
韭菜属于辛辣食物,因其中含有硫化丙烯(一种杀菌物质),从而损害胃粘膜,降低胃动力。
韭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是不容易被消化系统吸收,因人体没有能力消化纤维素,纤维素只是帮助肠胃系统加速蠕动,所以吃太多会导致肠胃不消化。
3、腌菜
腌菜、咸菜经常出现在餐桌上,但是这些腌菜,是不建议大家经常去吃的。
拿腌白菜来说,是冬天北方人家里都很爱吃的一种腌菜,在做腌菜的时候,会加入许多的盐来腌制,经过长期放置以后,会形成亚硝酸盐。
被摄入进体内以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对胃黏膜产生刺激,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胃病常见的5种病症,若占其三,建议尽早养胃
1、上腹痛:是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疼痛和不适感,各种胃病均可出现此症状。十二指肠溃疡多见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可缓解,呈节律性,多见于青年人;胃溃疡多是进食后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
2、嗳气:是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的现象,频繁嗳气多因精神因素、饮食习惯不当、吞咽动作过多等引起,也常见于胃、十二指肠疾病。
3、胃灼热:是一种胸骨可剑突后的烧灼感,主要由炎症或化学刺激作用于胃食管黏膜导致,可伴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
4、恶心、呕吐:胃的器质性病变,比如胃癌、胃炎、幽门梗阻等,最容易导致恶心、呕吐。
5、呕血和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少量出血表现为大便变黑,当出血量大时可导致呕血。
日常坚持做好3事,养出健康胃
1、补充营养
六味蒲含有岩藻多糖、鸡内金、植物乳杆菌、猴头菇粉、山药等对胃有益的物质,可促进胃动力,减轻口臭,平衡饮食不良对胃造成的伤害,缓解胃部疾病。
猴头菇粉:有修复胃粘膜屏障作用,还可以提高细菌清除率和溃疡的治愈率。
岩藻多糖: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能帮助缓解胃部反酸、口臭等胃部疾病造成的不良反应。植物乳杆菌:能让肠道里的菌群保持平衡,促进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减轻胃病。
推荐胃不好的人,每天饭后嚼2片六味蒲,驱寒养胃,缓解胃胀、胃痛、胃反酸等,还有助于清除体内幽门螺杆菌,减少胃病发病率。
2、积极参加运动
中医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坐着不动的人却是愈来愈多了,建议每天饭后慢走15分钟。
每天饭后坚持走,可以辅助肠胃加速蠕动,加速消化食物,利于机体吸收营养,从而有助于胃部健康及身体健康地长久保持。
3、情绪调节
脾胃不好,万病生,长期胃肠不好,很有可能牵连到其他五脏六腑,所以养胃的事请尽快提上日程。
情绪不好会影响食欲,好的情绪就像身体健康的“雨伞”一样,给健康增加一层保护屏障。
参考文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