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29 17:05:00
01:14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0日讯 83岁的张奶奶最近一个月反复出现反酸烧心、腹痛黑便,去医院一检查结果吓了一跳:胃居然“跑”到了胸腔里。医生在她腹部打了几个小孔,不到1个小时就把裂孔堵了起来。“手术前的那些症状再也没有出现过了!”20日,来复查的张奶奶笑着向医生致谢。2月初,张奶奶突然出现腰腹疼痛,不时地反酸烧心,咽部还有异物感,其间反复出现黑便。她以为是结石又发了,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想到过了一个月情况一点好转也没有。2月28日,子女陪着医院看诊。医生问诊后怀疑是消化道溃疡或是腰椎间盘突出,完善了一系列检查后,意外发现她的胃跑到了胸腔里。“这是一种叫食管裂孔疝的病。”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杜杰介绍,跟大家熟悉的腹股沟疝不同,这种疝既不鼓包,也不会自己回去。因为它突向胸腔而不是体表,而且症状也不典型,所以很难发现,也很容易被误诊。正常情况下,胸腔和腹腔之间由横膈分开,就像一层楼和二层楼,食管就像一条水管,从二楼通到一楼。在横膈上,有一个孔让食管通过,这就是食管裂孔。由于人腹腔的压力要比胸腔的大,因此当食管裂孔变大时,腹腔内的器官——最常见的就是胃,就会通过这个扩大的孔被挤到胸腔。除了胸闷腹痛外,它还会直接破坏胃食管抗反流屏障,引起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等一系列反流症状,甚至是消化道出血。肝胆胰疝外科医护团队正在为张奶奶进行手术。杜杰告诉张奶奶,和所有的疝气一样,食管裂孔疝不可能自己愈合,也无法通过药物来治愈,只能通过手术治愈。由于老人贫血严重,患有多种慢性病,还发生了支原体感染,不具备手术指征,经过一周的抗感染、抑酸、抑酶及输血等综合治疗后,3月7日杜杰带领团队为张奶奶实施了腹腔镜下的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医院肝胆胰疝外科杜杰主任表示,食管裂孔疝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的组织结构发育不全,也有后天性的腹内压升高、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等。特别是那些习惯进餐后弯腰、搬运重物、暴饮暴食的人群,更容易中招。他提醒说,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很高,因为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误诊,有难以解释的胸痛、胸闷等症状的患者,最好到消化内科或者普外科进一步就诊,明确是否有食管裂孔疝的存在。(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李林牧 张雨 林雅琴 视频制作刘璇)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